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513|回复: 0

[民声热点] 花费3000多,一女子吃了半个月就"出事情"了!有人甚至要...

[复制链接]

1354

主题

1360

帖子

480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806
发表于 2023-10-26 10: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姐妹诚心推荐了保健品,本想着自己也调理一下身体,没想到非但没调理好,还吃得肝损伤,姚阿姨(化名)真是又气又难过。

随着保健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吃保健品,但吃出药物性肝炎的人也不在少数。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感染肝病科许烂漫主任医师提醒,不管是吃药还是进补,都要听专科医生的建议

吃了半个月保健品
肝功能严重异常

姚阿姨今年74岁,此前身体还算硬朗。退休后喜欢到处旅游,也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时,一位老姐妹得知她的情况,就向她推荐了一种自己也在吃的进口保健品,声称能够调理身体,尤其对恢复视力有一定的帮助。

于是,姚阿姨花3000多元购买了大大小小七八瓶,开始吃了起来。没想到半个月后,她的皮肤开始变黄,人也变得有气无力。有一天,老伴发现她连眼白也黄了,她这才赶到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就诊。检查之后,一连串异常的指标数据把她吓了一跳,其中谷丙转氨酶高达911U/L(正常值为0-40U/L)。这意味着姚阿姨的肝功能出现严重异常,医生立即将她收治入院,经过全面检查,最终诊断为药物性肝炎。


药物性肝炎:是指由各类处方药或非处方药的化学合成药物、生物制剂、膳食制剂、保健品、天然药品、中草药及药物的代谢产品和辅料等所诱发的肝脏损伤。

在我国,药物性肝炎在人群中的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目前大约为0.023%。在急性肝炎中,药物性肝炎约占20%。

许烂漫说,临床上像姚阿姨这样的患者还真不少,有一部分中老年女性到了一定年纪就会因雌激素衰退等原因出现不舒服的情况,本身经济条件不错,再加上对健康也比较关注,听旁人介绍各种进补方法,最后吃出了毛病。姚阿姨这次还算是幸运的,病情尚且可控,之前有几位患者情况更危重,甚至用上了人工肝(血浆置换和血液吸附技术)还是生命垂危,最后不得不进行肝脏移植才转危为安。

同样的药
为什么只有她吃了不行

经过十来天的住院治疗,姚阿姨情况稳定,指标回落,达到出院标准。许烂漫叮嘱她,出院后仍要按时服药,定期复诊。

回到家,姚阿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女儿把之前买的药全拿回去退了。但她还是有点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药,别人吃了没事,她却导致了这么严重的肝损伤?

许烂漫解释,除了有明确肝脏毒性的药物,也就是药物及其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有直接毒性作用(此类药物对任何人都有毒性)以外,其他药物引起肝损伤的原因主要与个体的特异体质有关,比如机体对药物的过敏反应(免疫特异质),或对药物特异质反应生成的中间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代谢特异质)。因此,不同的人用同样的药物会出现不同的反应。

感冒药也不能随便乱吃
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除了乱吃保健品导致的肝损伤,许烂漫还提到另一种药物性肝炎——因自身疾病服药而导致,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过量服用家中常备的感冒药。

“大多数感冒药里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解热镇痛。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生物转化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有毒的代谢物质,当药物进入人体后,最主要的代谢、解毒场所就是肝脏,在治疗剂量之内,人体肝脏可对其进行解毒,但是如果过量服用,超出肝脏承受能力,则会导致严重的肝损伤甚至急性肝衰竭。”许烂漫解释。

许烂漫提醒,不管是吃药治病还是膏方进补,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不要盲听盲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特别是本身就有肝脏疾病或基础疾病的,在求医问诊时一定要和医生说清楚,以免出现不良后果。

爱运动,无不良嗜好
宁波一男子却患了冠心病
专家提醒这类人群要多当“心”



年轻,运动习惯良好,参加过马拉松,无烟酒爱好……在朋友眼中,姚先生(化名)一直生活得很健康,可前段时间,他却患上了冠心病。10月23日,正在家里休养的姚先生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前两天,35岁的姚先生感到胸闷,来到北仑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急诊科就诊。这不是他第一次感到胸闷了,在之前的大半年里,他偶尔会有胸闷的情况,好在持续时间不长,休息调整后就会缓解。然而这次,姚先生休息了许久,胸闷的情况仍然未得到明显改善。

接诊的急诊科医生检查发现,姚先生的几项反映心肌状况的指标,都出现了异常。心血管内科急会诊后行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姚先生的前降支90%狭窄。

“不会吧?”看到检查结果,姚先生感到十分困惑,“我不抽烟喝酒,不常熬夜,也没有慢性病,每周还长跑4次,这么健康的生活怎么会得冠心病?”最终,姚先生植入了一枚生物可吸收支架,术后恢复良好,于10月21日出院。

近年来,随着工作压力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部分年轻人因为有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或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危险因素,冠心病患病风险明显增加。与此同时,有规律长跑习惯的年轻人这类并没有常见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群体,冠心病发病率也呈现升高趋势。

北仑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吴琪表示,在日常门诊中,他观察到,一部分职业或半职业的年轻马拉松运动员也存在冠心病的情况。

长跑是一项考验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在年轻人中,长跑已经成为一项备受欢迎的有氧运动。大家通常认为,长跑不仅对身体健康有益,还对心脏健康有积极影响。

然而,正如任何形式的运动一样,长跑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其中之一就是与心脏健康有关的风险。

吴琪表示,过度训练、心肌病变、心律不齐、冠心病风险、脱水和电解质不平衡,都可能是引起长跑运动者心脏问题的原因。

他进一步解释:不少年轻人保持着一周3-4次长跑等有氧运动习惯,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内啡肽等激素,会让人产生欣快感和止痛效果,从而忽视了身体疲劳,包括心脏肌肉的疲劳。长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可能导致心脏肌肉的肥大,即心肌肥厚。这种情况可能增加心律不齐和猝死的风险。此外,过度的运动可能引发冠心病的症状,尤其是在年轻人中。

吴琪建议有规律有氧运动习惯的人群,通过定期体检、适度锻炼、充分充足休息、正确饮水补液、及时关注身体变化尽早就医等,达到锻炼与健康的平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公网安备案|DiscuzX

GMT+8, 2025-4-6 21:32 , Processed in 0.05608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