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吴立高 入夏以来,在强蛟镇薛岙下渔村,每到傍晚时分,就会有几万只燕子陆续从海上、周边飞来,在半空中唧唧喳喳奏响夏夜“街市音乐会”,场面蔚为壮观,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村民和游客前来纳凉围观。 昨晚7时左右,笔者在下渔村文化礼堂前的滨海游步道看到,天刚蒙蒙黑,便有燕子从宁海湾的海上和周边乡村陆续飞来,在空中飞舞嬉戏、捕食。慢慢地,越聚越多,天空中黑压压一片,成群结队的燕子在海边民房上空欢乐开唱,宏大的场面让人们啧啧称奇。 随着天色越来越暗,燕群在空中盘旋大约半小时后,逐渐往路边的电线上降落、停靠。降落时,先是一只燕子领头落下,其余燕子跟随停落,它们之间的距离几乎均等,就像训练有素的士兵列队,密集又不碰撞,少数占不到位置的燕子栖息于道路两旁的楼房屋檐下。 当群燕全部落脚,唧唧喳喳的“夏夜音乐会”才归于平静。几万只燕子停在电线上,远远望去,宛如五线谱上一个个跳动的音符。 “每年端午一过,这些燕子就会准时来到我们村里,不过今年燕子特别多。往年只是道路一侧电线停满,今年两侧都停满了,毛估估有好几万只。”村民薛伟杰告诉笔者,这些燕子每天风雨无阻,傍晚天黑准时飞来,凌晨天亮准时飞走,成了人们口口相传的“奇观”,甚至有摄影爱好者驱车上百公里,从外地赶来观看拍摄。 薛岙下渔村,地处宁海湾畔,面海靠山。群燕栖息的村道,紧邻村里最热闹的薛岙夜市游步道,与海面距离只有30米。靠海这边,风景旖旎,另一边田园风光、绿树掩映。“按照我们当地的说法,只有人好环境好的地方燕子才会来做客。”村民薛安娣告诉笔者,当地村民将燕子视为“吉祥鸟”,从来不会发生有人做出驱赶伤害燕子的事。尽管几万只燕子集结于此,导致路面留下了成片的粪便,道路旁也不便停车,但村里的男女老少从无怨言,认为这都不是事,对这些“小可爱”很友好。 “燕子是夏候鸟,天气转凉后就会飞到更南的地方过冬。”下渔村网格员、宁海湾义务护鸟队队员薛息芬介绍,按照往年经验,这几万只燕子会在9月底之前离开,目前这个万燕集结现象还会持续一个多月。薛息芬解释说,燕子选择在这里集聚,说明宁海湾环境气候适宜,适合燕子休憩和捕食,周围的海湾、滩涂以及夜市街灯吸引的各种昆虫,为燕子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